2010年10月14日,在700米深的矿井中度过两个月零九天又八个小时后,33名智利矿难幸存人员全部回到了地面,创造了人类矿难营救史上的奇迹。一时之间,“智利奇迹”风靡全球。
8月5日,位于圣地亚哥以北800公里的智利矿场矿井上层发生坍塌,33名矿工受困于700米深的地下。发现矿工后,智利救援队通过直径只有15公分的探测管道,把水、粮食和信息传递给井下的矿工。智利政府不但从澳大利亚借来一台重型挖掘机以拓宽矿井,打破地下岩层,还邀请美国宇航局专家小组为矿工在逼仄的井下保证生活质量提供借鉴。而矿工在政府积极救援的同时,也表现出严密的组织性,每天开会、共同决定、积极锻炼、分批休息,进行了具有成效的科学自救。
对于我们而言,智利本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除了今年2月发生的8.8级地震之外,我们对其几乎一无所知。直到智利奇迹的出现,让我们对这个陌生的小国刮目相看。智利用这次成功的营救,引起了人们对其一轮又一轮的关注,而在这些关注的目光里,充满了赞叹和敬佩。
首先,面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矿工们科学严谨的自救展现了他们优秀的个人素质。我想,这绝不是经过简简单单的上岗前培训就可以做到的,这些矿工在他们生活的这个国度里就应该是有尊严的活着的,所以他们才能临危不惧,才能镇定而乐观的面对眼前可能永远无法走出的困境。
另外,智利政府在救援工作中也充分体现了其对个体生命的高度重视。这与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不谋而合,而智利正是在各个细节中将其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无论是向矿工提供用“太空服”材料生产的内衣、请健身教练带领矿工锻炼、请营养师特地定制食谱,还是在矿工出井时为每人配备一副造价450美元的太阳镜,智利政府切实的保证了每一位矿工的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基本生存。也许智利并不是一个富有的国家,但它已经用维护人民举动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国家形象。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只有真正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将民众作为一个个独立而重要的生命个体看待,将自己的资源和力所能及都奉献给人民以保证他们能够在这个社会有尊严、有权利的生活,老百姓才会满意,从而对祖国有更深厚的感情和更强的出于本能的维护意识。而也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有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建管学院新闻中心吴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