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日下午,新学期的党课学习又拉开了帷幕,大概参加过党课学习的同学都曾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听课者中的绝大多数同学是在掩面做着自己的事,以此拒绝党课内容的枯燥。其实,同样的事实一直出现在我们周围,一提起“政治”,对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熟悉但又陌生的词。熟悉在于它与大众生活的息息相关,陌生又在于人们总会对它持着避而远之的态度。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当持怎样的一种态度去看待“政治”呢?
刚刚闭幕的“两会”令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同时,它也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引起了广泛影响。近日,学校的各个学院也在积极进行学习“两会”精神的活动。然而,笔者却在团日活动上注意到大部分同学都对政治缺乏了解,比如,当主持人问到“‘两会’的全称是什么时”,台下只有少数人能够举手回答。这样的现状似乎让人忍俊不禁,已迈入成年人之列的大学生却连基本政治知识都不具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当今大学生中的“谈政治色变”现象,一说到政治,就会直接联想到“黑暗、贪污与勾心斗角”等这些词汇,毫无自我的判断与认识。殊不知,当一种认识成为社会的主流时,人们往往会失去了正确甄别事物的能力,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即是基于此的缘由。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交流平台中,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借网络之力得到了多方关注与正确裁决,网民参政的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09年末广东网络论坛开办的目的即是旨在聚合网民智慧,借网民之力推动广东发展,其行动莫不是对此的有力证明。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大学生,去接触政治、关注政治无论是对个人同时对社会都是有益的;而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中,甚至可制止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既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政治”反馈了这个社会改进、变革趋势的走向,了解政治可以使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为成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而去充实自己。
所以,笔者认为,大学生应当摈弃“谈政治色变”的观念,在政治面前,有自己的甄别能力。不仅学习科学文化,也去关注政治,因为一个社会的政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完善自我对社会的认识便是大学生关注政治的意义所在。
建管学院新闻中心 赵恒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