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蔡伟光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类别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141, Part 1, 10 February 2019, Pages 427-437) 发表论文Estimating urban residential building-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based on improved building stock turnover mode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为SCI检索,在环境科学类别的分区为Q2,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为4.984。本论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号:2018CDXYJG0047和2018CDJSK03XK02)项目和中国教育部青年基金社会科学与人文基金(No. 15YJC630003)的联合资助。蔡伟光副教授为本论文通讯作者,我院博士生霍腾飞为第一作者,任宏教授为第二作者。
论文估算了城市住宅建筑相关能耗(URBEC)和国家层面单位面积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峰值,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建筑物周转模型的中国BFS估算方法(CBFSEM)。使用CBFSEM,估算2000年至2015年历史城镇住宅,拆迁和新建住宅的BFS。然后根据获得的城市住宅BFS数据估算相应的能源消耗和强度。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居民总数从2000年的217.1万吨急剧增加到2015年的417.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45%,中国的住宅总存量几乎翻了一番。从2000年的106亿平方米增加到2015年的274亿平方米,年增长率为6.56%。运营能耗约占城市电网总体的70%,建筑材料生产能源强度在城市电网总体中最高,> 60kgce / m2。与中国人口普查的比较显示,偏差远低于8%,这表明了CBFSEM的可靠性和估计结果。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填补了现有数据的空白,并解决了BFS和能源强度估算方法的不足。它还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证据,以促进建筑节能。

Fig. 1. The estimating framework for urban residential building-related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macro level.
全文连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833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