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温沛涵副教授团队在《Transport Policy》上发表论文Evaluating social perceptions and diffusion networks of green travel: A case of China with Weibo(2025年08月第169卷)。该期刊为SSCI检索期刊,JCR一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23-2024年最新影响因子6.3,近5年平均影响因子5.9。本研究由温沛涵副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和第四作者,我院博士生付媛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包括我院硕士生吴军林(第二作者)、牛津大学Pete Barbrook-Johnson博士(第三作者)。本研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SH02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1118)和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19PY42)的支持。

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绿色出行在中国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然而公众舆论场域中的相关讨论却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分化特征。研究以新浪微博这一中国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为研究场域,通过构建融合情感分析、主题建模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框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群体对绿色出行的情感倾向分布与话题关注差异,同时揭示了绿色出行议题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网络结构与关键行动者特征。研究发现,当政府宣传活动聚焦于绿色出行的具体实践案例时能够获得最佳的公众参与效果;在情感维度上,随着年龄增长,公众对绿色出行的积极情绪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中性情绪则相应递减,而消极情绪则保持相对稳定;性别差异分析表明,男性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达到女性群体的三倍,且关注度随年龄增长而持续扩大;从账号类型来看,机构账号(包括政府、企业和媒体)的积极情绪表达显著高于个人用户;在议题聚焦方面,政府部门更关注交通污染治理议题,而媒体和企业则更倾向于讨论电动汽车相关话题;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绿色出行服务提供商构成了规模最大的互动社群,而具有政策影响力的政府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和环保领域知名人士则成为推动绿色出行传播的关键意见领袖。基于这些研究发现,进一步探讨了如何通过精准化的策略设计来提升不同社会群体对绿色出行的接受度,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决策参考。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ranpol.2025.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