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19年7月ESI最新数据,我院蔡伟光副教授团队两篇SCI论文入选ESI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核心论文。

此轮产生的两篇研究前沿核心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直博生马敏达,通讯作者为蔡伟光副教授。研究前沿聚类产生的组(group)命名基于半自动化的词频处理而生成,该研究前沿组全称为CHINAS ENERGY DATA AFFECT CARBON MITIGATION TARGETS; CHINA CO2 EMISSION ACCOUNTS 1997-2015; ASSESS CHINAS BUILDING ENERGY SAVINGS; CHINAS CO2 EMISSIONS PEAK PRIOR; GLOBAL ENERGY FLOWS EMBODIED。
该研究前沿组在ESI环境科学/生态学的排名为 6/618(TOP 0.97%),工程学的排名为 18/1344(TOP 1.34%)。由聚类结果可知,该研究前沿组主要聚焦于气候变化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领域。该组的37篇TOP论文里,领衔作者为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关大博教授团队、北京大学陈国谦教授团队等。37篇TOP论文涵盖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著名期刊。
值得注意地是,在该研究前沿组的37篇TOP论文中,聚焦于建筑部门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的论文共3篇,蔡伟光副教授团队占2篇,在该研究前沿组排名分别为8/37、23/37,如下所示:
[1] Ma M, Yan R, Du Y, Ma X, Cai W, Xu P.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China's building energy savings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 IPAT–LMDI model approach.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43: 784-793.
[2] Ma M, Yan R, Cai W. Energy savings evaluation in public building sector during the 10th–12th FYP periods of China: an extended LMDI model approach. Natural Hazards. 2018, 92: 429-441.
文章[1]为ESI研究前沿核心论文、ESI热点论文、ESI高被引论文,于2017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Elsevier出版)。论文借鉴“可比价GDP”概念,创新地提出了 “单位建筑面积可比能耗”这一全新指标,以便衡量宏观建筑能效水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全社会建筑节能量核算方法。
文章[2]为ESI研究前沿核心论文、ESI高被引论文,于2018年发表在Natural Hazards (Springer Nature出版)。论文采用扩展型LMDI分解方法,评估了中国“十五”至“十二五”时期(大型)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节能量,并简要回顾了公共建筑部门节能政策与节能建造标准。
与ESI热点论文(ESI Hot Paper, TOP 0.1%)、ESI高被引论文(ESI Highly Cited Paper, TOP 1%)相比,ESI研究前沿(ESI Research Front)是对ESI二十二个学科内高被引论文进一步精炼、聚类分析而成的高被引论文集合,组成这一研究前沿的高被引论文即为该研究前沿的核心论文。研究前沿的分析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揭示科学研究的脉络。通过ESI学科的研究前沿,研究人员可以快速洞察该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还可以跟踪专业新兴领域。持续跟踪全球最重要的科研和学术论文,对科研人员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