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谢秋副教授在国际期刊《Waste Management》上发表文章
2020-06-08
浏览量:


我院谢秋副教授在国际期刊《waste Management》上发表论文“Towards a robust facility location model for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transfer stations under uncertain environment: The case of Chongqing”( Volume 105, 15 March 2020, Pages 73-83)。该期刊为SCI检索期刊,JCR分区一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影响因子为5.431。本研究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的支持。我院谢秋副教授为第二作者和通讯作者,我院校友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冯迎宾副教授为第三作者。

论文指出:一个设计良好的回收系统对于建立经济上可持续的建筑垃圾(C&D)管理系统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使回收系统达到最佳性能,开发一种能够在多个指标之间进行权衡的先进决策工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最经济的中转站位置,以提高C&D废弃物回收系统的效能和效率。为了使废弃物回收系统的总成本最小化,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场景的多周期鲁棒设施选址模型。该模型的新颖之处在于考虑了建筑行业废弃物产生源位置的不确定性。此外,除了传统的经济准则外,还考虑了决策风险和获得的最优解的可靠性,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性能解。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优越性。同时,通过敏感性分析对决策风险和经济标准进行权衡。最后,本文以重庆市为例进行鲁棒优化选址模型的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鲁棒模型所制定的动态选址策略,可以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保持建筑垃圾中转站的最优布局,以提高设施效率。此外,在决策时关注风险准则可以获得具有可靠性的最佳性能解决方案。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053X20300453